課程內容#
三類優化方法#
① 狀態轉移過程的優化
- 不改變狀態定義,使用一些特殊的數據結構或者算法專門優化轉移過程
- 舉例:扔雞蛋 V2
② 程序實現的優化
- 狀態定義沒變、轉移過程也沒有變
- 例如:0/1 背包問題,錢幣問題 [滾動數組]
③ 狀態定義的優化
- 大量訓練才能培養出來的能力,從源頭進行優化
- 舉例:扔雞蛋 V3
【⭐】 狀態定義 -> 源頭,轉移過程 -> 過程,程序實現 -> 結果
隨堂練習#
——— 動態規劃 ——#
HZOJ-46:切割回文#
範例輸入
sehuhzzexe
範例輸出
4
- 思路
- 字符串長度 50 萬,注意超時
- 普通版
- 狀態定義 [類似最長上升子序列]
- $dp [i]$:取字符串的前 $i$ 位,最少分成多少段回文字符串
- 段數更好理解,等價於最少切的刀數 + 1
- 狀態轉移
- $dp[i]=min{dp[j]} + 1\ |\ j<i,\ s[j+1,\ i]\ is\ palindrome$
- 狀態集合:$dp [j]$,$j + 1 \to i$ 位置的字符串是回文字符串
- 決策:$min$
- 時間複雜度:$O (n^2)$,可以對轉移階段進行優化
- 狀態定義 [類似最長上升子序列]
- 優化版 —— 轉移過程
- 現象:實際上回文字符串會非常少
- 優化:提前存儲每個回文串的位置
- 即提前處理得到 $mark$二維數組
- $mark [i]$ 存儲的是所有以 $i$ 位置結尾的回文串們的起始坐標[可能不止一個]
- 因此,在轉移過程中,利用處理好的 $mark$ 數組,可以避免掉大量的重複循環遍歷判斷回文串的過程
- 即提前處理得到 $mark$二維數組
- 狀態轉移方程 👉$dp [i]=min {dp [mark [i][j]-1]} + 1\ |\ j<i$
- 狀態集合大小:$sizeof (mark [i])$,即該子串中的回文串數量
- 時間複雜度:$O (n \times m)$,$m$ 代表字符串中回文串的數量
- 代碼
- 普通版
- 字符串和 dp 數組錯開了一位
- for 循環的 $i$、$j$ 對應 dp 數組的索引,判斷回文串的 $i$、$j$ 要對應到字符串上,所以各 - 1
- 初始化 $dp [i]$,當前字符一定是一個回文 [不管段數,只管可以轉移]
- 其實就是 $j = i -1$ 的情況
- 時間複雜度:$O (n^2)$
- 不能單純看兩個循環加判斷回文,似乎是 $O (n^3)$,要從均攤時間複雜度的角度考慮
- 優化版
- 【注意】
- $mark$ 數組是二維的,第一維用 vector 結構可以不用確定第二維長度 [根據子串的回文串數量變化],也方便添加起始坐標
- 各數組的索引起始點,只有字符串從 0 開始
- 回文串的擴展思路,由中心向兩邊,需要考慮奇數和偶數個字符
- 普通版
背包類問題:一類【在有限資源下獲得最多回報 / 最少成本獲得最多回報】的問題
HZOJ-47:0/1 背包#
範例輸入
15 4
4 10
3 7
12 12
9 8
範例輸出
19
- 思路
- 物品數量有限,只有 選 / 不選 兩種狀態
- 狀態定義
- $dp [i][j]$:前 i 件物品,背包最大承重為 j 的情況下,能夠獲取的最大價值
- 狀態轉移
- $dp [i][j] = max\left {\begin {aligned}&dp [i - 1][j]& 沒選第 i 件 \&dp [i - 1][j - v [i]] + w [i]& 選了第 i 件 \end {aligned}\right.$
- 狀態集合:沒選第 i 件,選了第 i 件,共 2 種狀態
- 決策:$max$
- 注意題目中:v 代表重量、w 代表價值
- 時間複雜度:$O (n\times V)$
- 代碼
- V1:狀態如何定義,程序就如何實現
- 注意遍歷起點,不要漏狀態
- 該種方式不優美
- V2:滾動數組 👉 空間優化
- i 維度每次只使用當前行與前一行的值,所以只需要 2 維即可
- 在 i 維度統一模 2即可
- ⭐V3:將程序中的 dp 數組變成 1 維,v、w 數組變成 0 維,修改更新順序
- 理解上述代碼,需回答 3 個問題:
- ① 為什麼 dp 數組只需要一維
- ② 為什麼不需要 v、w 數組
- ③ 為什麼 $j$ 逆序
- 解答:
- ① 思維還在,狀態定義還是二維,只是代碼實現上的優化
- ② $i$ 代表的是物品件數,從之前的代碼可以看出,v、w 只需關注第 $i$ 件物品,所以可以讀入一件物品,處理一件物品
- ③ 首先理解第①個問題,狀態轉移代碼要保證等式右邊的 $dp [j]、dp [j-v]$ 在【物品件數】維度的索引為 $i - 1$;如果正序,$dp [j-v]$ 對應的索引已經變為 i 了,而 $dp [i-1][j-v]$ 已經丟失
- ❗ 這裡 j 的遍歷範圍從之前的 $1\to V$ 變成了 $V\to v$
- 這是因為沒遍歷到的 $v\to 1$ 部分,其值不需要改變,保持即可 [dp 是一維的]
- 而之前的代碼也只是將 $i-1$ 維的值複製過來 [dp 是二維的,否則為初始的 0]
- V1:狀態如何定義,程序就如何實現
HZOJ-48:完全背包#
範例輸入
5 20
2 3
3 4
10 9
5 2
11 11
範例輸出
30
- 思路
- 狀態定義 [類同 0/1 背包]
- $dp [i][j]$:前 i 種物品,背包最大承重為 j 的情況下,能夠獲取的最大價值
- 狀態轉移
- $dp [i][j] = max\left {\begin {aligned}&dp [i - 1][j]& 沒選第 i 種 \&dp [i][j - v [i]] + w [i]& 選了若干個第 i 種 \end {aligned}\right.$
- ❗ 注意第二種轉移狀態,不管選了多少個第 i 種物品,物品種類還是前 i 種,因為每種物品有無數件可用,這是和上題最大的區別,有點像上面的錢幣問題
- 這裡騰出一個第 i 種物品的空間即可
- 時間複雜度:$O (N \times V)$
- 狀態定義 [類同 0/1 背包]
- 代碼
- 與上題 0/1 背包第三種實現方式的刷表順序相反,需正向遍歷 j,理解上文 [❗] 處即可理解此處
HZOJ-49:多重背包#
範例輸入
15 4
4 10 5
3 7 4
12 12 2
9 8 7
範例輸出
37
- 思路
- 普通版
- 🆒問題模型轉換:把每種物品當成多個獨立的一件物品來做,從而轉換為 0/1 背包問題
- 狀態定義與狀態轉移與 0/1 背包一致
- 狀態定義
- $dp [i][j]$:前 i 件物品,背包最大承重為 j 的情況下,能夠獲取的最大價值
- 狀態轉移
- $dp [i][j] = max\left {\begin {aligned}&dp [i - 1][j]& 沒選第 i 件 \&dp [i - 1][j - v [i]] + w [i]& 選了第 i 件 \end {aligned}\right.$
- 時間複雜度:$O (n\times V\times s)$,可優化
- 優化版 —— 針對轉移過程⭐
- 使用二進制拆分法,減少遍歷相同物品的次數
- 本質上,對於某一類物品,需要我們決定的是具體選擇多少件,才是最優答案
- 舉例:1 種物品有 14 件
- 普通的單一拆分法 —— 需要 14 輪,依次枚舉某個種物品選擇 $1 \sim s$ 件的所有情況
- 二進制拆分法 —— 只需要 4 輪,將 14 件物品分成 1、2、4、7 件物品組成的四堆
- 可以達到相同的效果,並且拆分出來的數量會更少
- 每次拆分的數量是上一堆的兩倍,不夠拆了就放剩下全部的即可
- 拆分 $s$ 件物品的份數比較:普通拆分法:$s$ 份;二進制拆分法:$log\ s$ 份
- 時間複雜度:$O (V\times \sum_{i=1}^{n}{logs_i})\approx O (n \times V\times log\ s)$
- [PS] 只能用二進制拆分
- 對於每堆物品,只有選與不選兩種狀態,因為在轉移過程中,也只有轉與不轉兩種結果
- 所以無法用其它進制
- 最優時間複雜度:$O (n \times V)$—— 借助單調隊列,後續再講
- 普通版
- 代碼
- V1:當成 0/1 背包問題來做
- 時間效率不高
- V2:優化轉移過程
- 利用二進制拆分法
- 兩倍兩倍、從小到大地拆,才能遍歷全部情況
- 在轉移方程中考慮件數 $k$
- V1:當成 0/1 背包問題來做
HZOJ-50:扔雞蛋#
範例輸入
2 100
範例輸出
14
- 思路
- 【探索思路】
- 解讀所求:最壞情況下最少測多少次
- 測試次數,與測試方法有關
- 最壞情況,表示測試過程中,運氣是最差的
- 👉 最好策略、最壞運氣
- 舉例:2 個雞蛋,樓高為 100
- 二分方式:肯定超時,雞蛋數量有限
- [最壞情況]
- 第一个鸡蛋测楼高 50,碎了
- 第二个鸡蛋只能从第一层楼乖乖往上测
- 最終需要測 50 次 [最壞情況→硬度是 49]
- 自定義策略:以 10 層為間隔往上測
- [最壞情況]
- 10、20、30、...、100,在 100 時雞蛋碎了
- 再 91、92、...、99
- 最終需要測 19 次 [硬度是 99]
- 假設測試次數是 x 次
- [最壞情況,敢測試的樓層數如下,保證測試次數是 x]
- 第一次:$x$
- 第二次:$x + (x - 1)$
- 第三次:$x + (x - 1) + (x - 2)$
- 最後:$x + (x - 1) + (x - 2) + ... + 1$,加到 1 是為了能測的樓層最多,即最優策略
- 計算等差數列和:$(x + 1) \times x \div 2>=100$ 時的 x 值,等於 14
- 可知:2 個雞蛋測 100 層樓,最多最少測 14 次
- 二分方式:肯定超時,雞蛋數量有限
- 啟發:固定測試次數的情況,發現測試策略
- 解讀所求:最壞情況下最少測多少次
- V1:普通版
- 狀態定義
- $dp [i][j]$:用 i 個雞蛋,測 j 層樓,最壞情況下最少測多少次
- 狀態轉移
- $dp [i][j] = min_k (max\left {\begin {aligned}&dp [i - 1][k - 1]+1 & 雞蛋碎了 \&dp [i][j - k]+1 & 雞蛋沒碎 \end {aligned})\right.$
- k:從 k 樓扔雞蛋
- max:運氣最差
- min:最少測試次數 [枚舉所有的 k,取最小值]
- 決策:體現在兩種狀態中取最大值,所有樓層對應的結果種取最小值
- 該方法思維正確,但存在明顯的空間和時間限制,詳見代碼 ——V1
- 狀態定義
- V2:優化轉移過程
- V1 版本中有 3 層循環,而針對遍歷 $k$ 求 min 的過程進行優化,可以轉為 2 層循環
- ① 固定雞蛋數 $i$、樓層數 $j$,觀察 $k$ 與 $dp [i - 1][k - 1]$、$dp [i][j - k]$ 之間的關係
- 前者 $dp [i - 1][k - 1]$ 與 $k$ 正相關,後者 $dp [i][j - k]$ 與 $k$ 負相關
- 而要求 min (max ()),如圖所示,就是兩者取 max 後值找 min,所以兩者相交的地方,就是最優的 k 值
- 👉 最優的轉移 k 值,一定發生在兩個函數的交點附近[PS:k 的取值是離散的]
- ② 固定雞蛋數 $i$,再觀察樓層數 $j$ 與最優的 $k$ 的關係
- 當樓層數 $j$ 增大時,綠線不受影響,紅線整體上移,最優的 $k$ 值也會上移
- 準確說,$k$ 至少不會變小,因為 k 值是離散的,樓層數 $j$ 增大一定範圍時,$k$ 才增大,總次數才會有增大 [k 對應的曲線是階梯的]
- 綜合兩條結論
- 假設 $dp [i][j-1]$ 對應的最優解為 $k_1$,則 $dp [i][j]$ 對應的最優解 $k_2\geq k_1$[一定]
- 並且 $k_2$ 仍需滿足 $dp [i-1][k_2-1]\leq dp [i][j-k_2]$ 條件 [①]
- 若滿足,$k_2$ 一定是滿足該條件的最大值,因為 $k$ 最多加一
- 所以,增加一層樓層,$k_2$ 要麼加一,要麼不變【⭐】
- $k_2= \left {\begin {aligned}&k_1+1&dp [i-1][k_1]\le dp [i][j-k_1 - 1]\&k_1 & 其它 \end {aligned}\right.$
- 如果 $k_2=k_1+1$ 代入條件 [①] 成立,則 $k_2=k_1+1$
- 假設 $dp [i][j-1]$ 對應的最優解為 $k_1$,則 $dp [i][j]$ 對應的最優解 $k_2\geq k_1$[一定]
- 本質優化的是求 min 的過程,時間複雜度已經有了質的飛躍,詳見代碼 ——V2
- V3:優化狀態定義
- 狀態重定義
- 令原狀態定義 $dp [i][j] = x$,$x$ 代表最少最多的測試次數
- 分析:原狀態定義所需存儲空間與樓層數 $j$ 相關,而 $j$ 的值域非常大,數組存不下;反觀,$x$ 的值域小,如 $i = 2$ 時,$x \le \sqrt {2j}$[根號關係]
- 技巧:當發現某個自變量與因變量之間存在相關性時,兩者可對調
- ⭐重定義:$dp [i][x] = j$,$i$ 個雞蛋扔 $x$ 次,最多測多少層樓
- 狀態轉移
- $dp[i][x] = dp[i][x - 1] + dp[i - 1][x - 1] + 1$
- 所能測的最大樓層數 = 上 [沒碎] + 下 [碎了] + 1
- 注意:dp 數組元素代表的含義已經變為樓層數
- 此時已不是一個動態規劃問題了,而是遞推問題,沒有決策
- 最後找第一個使 $dp [n][x]≥m$[所給樓層] 對應的方法數 $x$,即答案
- 🆒最終解決了 V1 版本的空間和時間限制
- [PS] 如果值域相差不大,轉換就沒有意義;找不到相關的變量,也沒法轉換
- 狀態重定義
- 注意:所有轉移公式都是針對雞蛋數至少 2 個的情況,所以記得初始化 1 個雞蛋的情況
- 【探索思路】
- 代碼
- V1
- 對於在一個範圍內求最值的情況,一般需要初始化一個極端值
- 空間限制
- 此程序所使用的存儲空間與樓層數量強相關
- 而樓層數量達到了 $2^{31}$,所以這種狀態定義不能滿足需求
- 👉 需要優化狀態定義
- 時間限制
- 時間複雜度:$O (n \times m^2)$
- 當 m 過大時,時間消耗很大
- [PS] dp 數組第一維可以壓縮,利用滾動數組,但第二維壓縮的突破口不在此
- V2:轉移過程優化
- 【關鍵】根據拐點結論,判斷此時雞蛋數 $i$、樓層數 $j$ 對應的最優的 $k$ 是否可以 + 1
- 時間複雜度 ->$O (n \times m)$
- [個人思考] 這裡拐點結論其實如果是滿足 $dp [i-1][k-1]\ge dp [i][j-k]$ 的最小值也是可以的(令該值為 $k_2$,相比 $dp [i-1][k-1]\le dp [i][j-k]$ 的最大值 $k_1$,$k_2=k_1+1\ or\ k_2=k_1$),因為兩者的曲線(階梯狀)是對稱的(因為第 34 行若換成 $dp [i - 1][k] <= dp [i][j - k]$,在 OJ 上是同樣的效果),所以猜測若 $k_2=k_1+1$,$dp [i-1][k_2-1]=dp [i-1][k_1-1]+1$ 的同時,$dp [i][j-k_2]=dp [i][j-k_1]-1$,所以所求的答案 $max {dp [i-1][k_2-1],\ dp [i][j-k_2]} + 1$ 不變
- 實際上確實是對稱的,可用數學歸納法證明
- V3:狀態定義優化
- 已轉變為遞推問題,dp [][]->f [][]
- f 數組使用 long long 類型,雖然樓層數最高為 $2^{31}$,在 int 範圍內;但雞蛋數最大為 32,對應樓層數超過 int,可能會發生未定義行為
- 程序優化:改成滾動數組存儲;可根據樓層數估計 f 數組第二維大小,動態開辟數組,因為不需要每次開 70000 那麼大
- [PS] 也可使用遞歸 + 記憶化實現
- V1
HZOJ-44:最長上升子序列#
範例輸入
10
3 2 5 7 4 5 7 9 6 8
範例輸出
5
- 思路
- 普通版
- 能夠挑出來的最長嚴格上升子序列[不需要連續挑]
- 狀態定義
- $dp (i)$:代表以索引為i的元素結尾的最長嚴格上升序列長度
- 必須以 i 結尾!
- 狀態轉移
- $dp(i) = max{dp(j)} + 1\ |\ j<i,\ val(j) < val(i)$
- 所有能夠轉移到 $dp (i)$ 的狀態:滿足 $j<i,\ val (j)<val (i)$ 條件的 $f (j)$,共 i 個
- 決策:$max$
- 最終答案:$max (f (i))$,在所有的 $dp (i)$ 中取最大值
- 狀態轉移的時間複雜度:$O (n^2)$
- 優化版—— 轉移過程
- ⭐增加一個 $len$ 數組,$len [i]$ 代表長度為 $i$ 的 [嚴格上升] 序列中,末尾最小值
- 狀態轉移
- 引入
- 參照上圖的 $len$ 數組,實際上,$i$ 代表長度,$min$ 代表末尾最小值
- 思考:當有一個新的 $val [i]=5$ 時,其接在 $len$ 數組中哪個值後最佳?
- ① 首先需要滿足序列末尾值比它小 👉$len [k] \lt val [i]$
- ② 然後序列長度越大越好 👉接入的位置 $i$ 越大越好
- 轉換:在 $len$ 數組中找最後一個小於 $val [i]$ 的值的索引 $k_{last}$,再 + 1 即得接入位置;並更新 $len [k_{last} + 1]$ 的值為 $val [i]$,因為更新前 $val [i]\le len [k+1]$ 是一定成立的,否則 $k_{last}$ 就不是最後一個
- 即:$dp [i]=k_{last}+1\ |\ len [k] \lt val [i]$,涉及特殊二分11110000
- 實際上等價於找第一個大於等於 $val [i]$ 的值 👇
- $dp [i]=k_{first}\ |\ len [k] \ge val [i]$,涉及特殊二分 00001111,再更新 $len [k_{first}]=val [i]$ 即可
- 更簡潔,後面代碼也是這樣實現的
- 可以二分的前提條件是 $len$ 數組的單調性
- 證明:$len$ 數組一定是單調的,即證明
- ① 初始是單調的
- 初始的時候設置為 0,∞,∞即可
- ② 假設更新前是單調的,更新後還是單調的
- 更新操作:$len [k]=val [i]$
- 更新前:$len [k-1] <= len_原 [k]$
- 更新後:$len [k-1] < val [i] =len_新 [k]<=len_原 [k]$
- 所以,單調
- 時間複雜度:$O (n\times log\ l)$
- $l$ 代表最長上升子序列的長度,即答案,也是 $len$ 數組的最終有效長度
- 使用了二分查找優化轉移過程
- 【關鍵】維護了一個單調數組,該數組與所求強相關,實際是使用二分優化
- 普通版
- 代碼
- 普通版
- 數據很大,使用 scanf,而不是 cin
- 注意兩個 max 的含義
- 狀態轉移的時間效率低
- 優化版 —— 狀態轉移
- 注意單調數組的維護,以及特殊二分0000011111
- 二分查找時,ans + 1 代表每加入一個元素,最大長度最多 + 1
- ans 代表 len 數組中最後一位非極大值的下標,也是當前序列的最大上升子序列最大長度
- [PS]
- 不需要開 dp、val 數組,每次只用到當前狀態的值
- 使用 memset 設置無窮大操作:為何程序員喜歡將 INF 設置為 0x3f3f3f3f—— 知乎
- 普通版
—— 結合單調隊列 / 棧 ——#
基於3 單調棧與單調隊列的知識點
HZOJ-51:矩形#
範例輸入
6 6
0 1 1 1 1 1
1 1 0 1 1 1
1 1 1 1 1 1
1 1 1 0 1 1
1 1 1 1 0 1
1 0 1 1 1 1
範例輸出
152
- 思路
- 遞推+ 單調棧
- 注意:結果可能過大,輸出時對 100007 取餘
- 【常識】左上角坐標 + 右下角坐標 👉 唯一的 1 個小矩形
- 問題轉換:先針對一行,右下角坐標落在該行某一點上時,求能構成的合法子矩形數量 [該點對應幾個合法的左上角坐標,就有幾個子矩形];再累加所有點的數量即可
- 通過觀察,將上述子問題再變成兩部分子問題
- 首先找到左側離 $x$ 點最近的,小於 $x$ 高度 [向上數連續白色格子的數量] 的位置 $i$
- 則【狀態定義】以 $x$ 作為右下角坐標所能構成的合法子矩形數量 $f (x)$ 滿足 👇
- 【遞推公式】$f (x) = f (i) + h_x\times (x - i)$
- 能以 $i$ 點作為右下角的子矩形數量 $f (i)$,對應合法左上角坐標數量,而這些坐標一定也可以作為 $x$ 點的合法左上角坐標
- 即:左側部分合法的矩形個數 $f (i)$➕ 右側部分合法的矩形個數 $h_x\times (x - i)$
- 因為需要求解 $x$ 的最近小於值 $i$,所以要用到單調棧
- [啟發] 在有查找最近大於小於值的需求,應該想到單調棧 [一般是與其他算法結合]
- 代碼
- 需要使用數組的地方:單調棧、矩形高度、遞推狀態
- 注意:留虛擬木板、初始化遞推狀態值、初始化棧底
- 常規的單調棧套路:維護單調性→取值→入棧
- [PS] 取兩次餘:可防止未取餘的 $f [j]$ 與 $ans$ 相加超範圍,實際上該題不會超;此外,並不能防止 $f [j]$ 超範圍 [如果發生],因為 $f [j]$ 已經計算完了
HZOJ-52:古老的打字機#
範例輸入
6 40
3 3 6 5 1 2
範例輸出
256
- 思路
- 動態規劃+ 單調隊列
- 狀態定義:$dp [i]$ 代表打印前 $i$ 個字符的最小消耗值
- 狀態轉移
- 根據題意:$dp [i]=min {dp [j]+(s_i-s_j)^2+M}\ |\ j<i$,其中 $s_i$ 為前綴和 $s_i=\sum_{k=1}^ic_k$
- 枚舉上一段打印的可能終止位置 $j$,找最優
- 時間複雜度:$O (n^2)$
- 斜率優化 [⭐特別優美一類優化算法]
- ① 分析狀態轉移公式 [消耗值公式] 的組成
- 主要是幹掉混合項
- ② 我們實際上要找的是從哪個狀態轉移更優秀。假設從 $j$ 轉移要優於從 $k$ 轉移移,即消耗值更小,則
- ↓
- $dp[j] + (s_i - s_j)^2 + M < dp[k] + (s_i - s_k)^2 + M$
- ↓
- $dp[j] + s_j^2 - 2s_is_j<dp[k] + s_k^2 - 2s_is_k$
- ↓
- $(dp[j]+s_j^2)-(dp[k]+s_k^2)<2s_i(s_j-s_k)$
- ③ 進一步轉換,變成斜率的模樣
- 令 $f (i)=dp [i]+s_i^2$
- ↓ 【斜率關係 (Ⅰ) 】
- $g(j,k)=\frac{f(j)-f(k)}{s_j-s_k}<2s_i$
- 👉 斜率 [將 $s$ 當成橫坐標、$f$ 當成縱坐標]
- 此時轉換為:如果斜率關係 (Ⅰ) 成立,則從 $j$ 轉移比 $k$ 更優秀
- ④ 如何進一步利用斜率關係 (Ⅰ) 呢?分析如下圖所示,有 $l$、$k$、$j$ 三點
- 【此處場景】直線 $lk$ 的斜率 > 直線 $kj$ 的斜率 [弓背型]
- 分析兩者斜率與 $2s_i$ 的關係,有三種情況,見圖中①、②、③
- 再由斜率關係 (Ⅰ) 分析:選擇從哪點轉移最優,見九宮格✔處
- 可見,能成為最優狀態的一定沒有 $k$
- 👉 備選答案中,一定沒有弓背型
- ⑤ 最終這個過程轉換為:保證候選狀態之間,前者斜率一定小不大後者 [非弓背型]
- 根據斜率關係 (Ⅰ) 和斜率遞增的特點,所求的最優轉移狀態靠近頭部
- 首先根據斜率關係 (Ⅰ) 刪除頭部相關元素 $x_1$、$x_2$ 【出隊】
- 此時剩下的最左邊元素即最優轉移狀態 $x_3$【隊首】
- 當有新的狀態加 $x_6$ 入時:根據弓背型原則先剔除掉隊尾的非備選狀態 $x_4$、$x_5$,再加入 $x_6$【維護單調性 + 入隊】
- 👉 即維護一個【單調隊列】,維護一個區間最小值
- 時間複雜度:$O (n)$
- ① 分析狀態轉移公式 [消耗值公式] 的組成
- 代碼
- 關鍵在於斜率優化的思想,注意運用斜率關係 (Ⅰ) 公式和斜率比較 (弓背型判斷)
- 轉換為單調隊列的問題:出隊→取值→維護單調性→入隊
- 先後順序根據題意調整
- [PS]
- 有了斜率優化的思想,根據公式生搬硬套即可
- 單純存字符消耗值的數組沒有存在的必要,只需要前綴和信息
Tips#
- 知識本無界,有了大學,就有了界